『林乃樹林的古名。林中有路,這些路多半突然斷絕在杳無人跡處。這些路叫做林中路。 每人各奔前程,但卻在同一林中。 常常看來彷彿彼此相類。然而只是看起來彷彿如此而已。』-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林中路 (Holzwege)》。 本作品以台灣的鄉間小路為拍攝主題,透過拍攝相似卻又不相同的小路,將這些巷弄與轉角甚至阡陌,隱喻人生的旅程與風景哲學。猶如上所述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所言,人們往往走在不同的道路上,其實卻身處在同一個環境,所有道路看起來彼此相似,卻無人可知何處為道路斷絕之處。
Elements of Zhong Xing New Village / 中興新村的元素
中興新村的元素,在民國美學的背景下,沉靜默默地,一種天人合一的隱喻。
Italia (Milano, Verona, Firenze, Venezia, Siena & La Spezia)
(c)2016, Huimin Chi, http://huiminchi.com
Images & Poems by Huimin Chi / 季惠民的影像詩文
As a photographer, Huimin Chi also wrote poems with photos, these photo essays were published on another site “Developing Image Coffee” from 2000. Unfortunately all the poems are in Chinese. You can also check those works here: Stories on Image Coffee.
U.S.A. (CA, AZ, NV &UT)
An unforgettable trip in July, 2015.
The Most Fabulous Scenes in Taiwan are People / 台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
The Most Fabulous Scenes in Taiwan are People “台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是這幾年台灣媒體流行的口號。台灣人的溫情的確在世界上頗有盛名。但是台灣的美景與一窩瘋的媒體炒作文化也往往造成”台灣最美的風景都是人”的景象。諸如台灣燈會、阿里山與武陵櫻花盛開…….等等,處處人滿為患,甚至有文化作家以”蝗蟲啃噬”來形容這種人擠人的觀光景象。 本作品透過連續二年在中台灣的台灣燈會現場的人潮影象,經由剪輯技法試圖探討台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還是都是人這樣的悖論。人潮爆滿的背後往往有不少值得深思和探討的課題,如:藍白領假期過度集中、主流媒體宣傳炒作過於頻繁、甚至走馬看花的假日人潮休閒文化與人潮等於錢潮的商業行為訴求等等。